检察新媒体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头条二维码
头条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党的建设
树窝子中心村工作队积极参加秋收工作架起群众暖心桥
时间:2020-10-20  作者:  新闻来源:“访惠聚”工作队  【字号: | |

    随着“金秋”的到来,树窝子中心村迎来了收获时节,金黄的葫芦、沉甸甸的玉米、淡绿色的打瓜和红艳艳的的海棠果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喜悦了农民,也陶醉了工作队。人们忙着收割,田地里收割机、拖拉机奏响了收割的进行曲。阜康市人民检察院驻树窝子中心村“访惠聚”工作队也活跃在秋收中,广袤的农田和金黄的晒场上经常看到他们的身影,成为村里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一、化解矛盾纠纷,维护邻里和谐 

    9月4日,树窝子中心村西沙坝片区村民叶金宽家的30吨玉米被车拉到“晒场”时,发现自己家分配的水泥晒场被先来的村民潘存军占了,并晾晒上了玉米。叶金宽非常生气,要求占晒场的村民尽快腾空,自己要晾玉米。被占的晒场上已经晒上玉米,满满当当,也没有地方腾。双方争吵起来,正要动手之际,工作队和村两委闻讯赶来,工作队现场开设“法律讲堂”,将一起民事纠纷险些演变成一起治安案件或刑事案件进行了普法教育,列举了案例,分析了后果。事后,工作队批评了占晒场的村民,同时村委会为叶金宽家重新提供了一块土晒场,叶金宽将自己家的玉米晾晒到了土晒场上。叶金宽说:虽然受点气,但也明白了很多道理。工作队长张筱梅说:你心也放宽一些,乡里乡亲、都是邻居,就退一步吧。叶金宽气也消了,到是潘存军羞的满面通红,不停的说对不起。通过这件事,反应出村民需求与水泥晒场供应短缺的矛盾,工作队和村两委决定在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上将加大水泥晒场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让村民从地里收回的粮食有地方晒,干干净净晒。9月9日清晨,天蒙蒙亮,树窝子中心村西沙坝片区村民王开如在收割自家玉米时误将收割机驶入相邻的薛吉宏家的玉米地,被正在地里割草的薛吉宏看到,并立即制止。在薛吉宏的呵斥下,王开如如梦初醒,但为时己晚,收割机割去薛吉宏家宽3.5米长5米的玉米并无法从收割机中取出。二人激烈争吵,相持不下。工作队队长张筱梅和片区书记王彦云得到群众反映后迅速赶到现场处理。张筱梅指出按照民法典的规定,王开如构成“侵权”,应当返还财物。并提供了解决方案, 一是薛吉宏不能拦着王开如的收割机不放,应让开路,让王开如挪机子,不能耽误农时,必须立即放行。二是王开如立即当面向薛吉宏道歉,并赔偿薛吉宏玉米1袋(50公斤籽粒)。王开如和薛吉宏都认为公平合理,并接受和当即执行,二人还握手开起了玩笑。第二天一大早,二人都打电话来,对工作队和村干部表示感谢。 

    二、组织各支力量,积极参加劳动 

    一是走访了解民情,出手助人为乐。9月20日,工作队在秋收晒场走访活动中,发现西沙坝片区村民潘存光家清扬玉米缺乏劳动力,当即安排2名男队员留下来参加玉米清扬、装袋、扎口等工作。工作队员不怕脏、不怕粉尘、不怕累,与潘存光夫妻二人一起用2个小时间将10吨玉米清扬、装袋、扎口完毕。活干完后,队员才发现手上勒出了血口子。潘存光夫妇对工作队表示感谢,并邀请工作队员洗澡、吃饭,被工作队员们婉言谢绝。工作队副队长张新平说:“工作队宿舍有热水器,文化室有大食堂,洗澡、吃饭都很方便,现在这么忙就别客气了…”。潘存光:“那怎么好意思!改天到家里来,让你嫂子炒几个菜,我们喝一点…”。队员虽然满身尘土和臭汗,但看着那一袋袋玉米,心里充满了成就感,那是久违了的舒畅。

    二是回应村民诉求,解决群众困难。秋收在即,谢宗海家的20亩打瓜却静静的躺在地里没人收。看到本村微信群里别人家的打瓜都在秋收,封闭在家的村民谢宗海心急如焚。8月15日,实在沉不住气的谢宗海拨通了工作队第一书记张筱梅的电话反映困难。工作队和两委经过研判会决定,由工作队员、村两委和村民组成收割队帮助谢宗海秋收。经过2天的紧张劳动,由6人组成的收割队将谢宗海家的打瓜籽顺利收回,并晾晒在晒场上。谢宗海接到收割完毕的电话后十分感动,对工作队、村两委和村民表示感谢,并表示会安心呆在家里,配合防疫工作。

    三是主动作为,消除群众后顾之忧。9月15日,树窝子片区村民杨波因开拖拉机操作不当,导致小四轮拖拉机翘头,水箱里的开水将其烫伤并住进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治疗。他一直惦记着收葫芦的事。得知杨波的情况后,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研判会研判,决定组织工作队、村两委、党员和村民帮助杨波家秋收。9月18日,经过紧张的劳动,杨波家的葫芦籽被5人收割小组順利将5吨葫芦籽收回并晾在他家的晒场上。葫芦籽收回后,工作队和片区党支部每天派人查看、翻动、铺盖葫芦籽,直到装袋入库。葫芦籽收回来了,杨波夫妇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杨波妻子程汉梅说:“多亏了工作队和村两委,谢谢组织对我家的帮助,等杨波康复一定登门道谢。”工作队长张筱梅说:“告诉杨波,让他安心治疗,早日康复,家里有难事打电话给我,别忘了”。简单的话语,让这位农家妇女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酸楚”,感激的泪水潸然而下。 

     秋收工作不是农民的私事,是党领导下的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它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事关农村振兴、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工作队高瞻远瞩,把视角深入农村社会最深处,解决秋收中遇到的问题,彰显工作队的责任和担当,拉近了与村民之间的距离,架起一座暖心桥。 

 9月4日,树窝子中心村西沙坝片区村民叶金宽家的30吨玉米被车拉到“晒场”时,发现自己家分配的水泥晒场被先来的村民潘存军占了,并晾晒上了玉米。叶金宽非常生气,要求占晒场的村民尽快腾空,自己要晾玉米。被占的晒场上已经晒上玉米,满满当当,也没有地方腾。双方争吵起来,正要动手之际,工作队和村两委闻讯赶来,工作队现场开设“法律讲堂”,将一起民事纠纷险些演变成一起治安案件或刑事案件进行了普法教育,列举了案例,分析了后果。事后,工作队批评了占晒场的村民,同时村委会为叶金宽家重新提供了一块土晒场,叶金宽将自己家的玉米晾晒到了土晒场上。叶金宽说:虽然受点气,但也明白了很多道理。工作队长张筱梅说:你心也放宽一些,乡里乡亲、都是邻居,就退一步吧。叶金宽气也消了,到是潘存军羞的满面通红,不停的说对不起。通过这件事,反应出村民需求与水泥晒场供应短缺的矛盾,工作队和村两委决定在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上将加大水泥晒场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让村民从地里收回的粮食有地方晒,干干净净晒。9月9日清晨,天蒙蒙亮,树窝子中心村西沙坝片区村民王开如在收割自家玉米时误将收割机驶入相邻的薛吉宏家的玉米地,被正在地里割草的薛吉宏看到,并立即制止。在薛吉宏的呵斥下,王开如如梦初醒,但为时己晚,收割机割去薛吉宏家宽3.5米长5米的玉米并无法从收割机中取出。二人激烈争吵,相持不下。工作队队长张筱梅和片区书记王彦云得到群众反映后迅速赶到现场处理。张筱梅指出按照民法典的规定,王开如构成“侵权”,应当返还财物。并提供了解决方案, 一是薛吉宏不能拦着王开如的收割机不放,应让开路,让王开如挪机子,不能耽误农时,必须立即放行。二是王开如立即当面向薛吉宏道歉,并赔偿薛吉宏玉米1袋(50公斤籽粒)。王开如和薛吉宏都认为公平合理,并接受和当即执行,二人还握手开起了玩笑。第二天一大早,二人都打电话来,对工作队和村干部表示感谢。

二、组织各支力量,积极参加劳动 

一是走访了解民情,出手助人为乐。9月20日,工作队在秋收晒场走访活动中,发现西沙坝片区村民潘存光家清扬玉米缺乏劳动力,当即安排2名男队员留下来参加玉米清扬、装袋、扎口等工作。工作队员不怕脏、不怕粉尘、不怕累,与潘存光夫妻二人一起用2个小时间将10吨玉米清扬、装袋、扎口完毕。活干完后,队员才发现手上勒出了血口子。潘存光夫妇对工作队表示感谢,并邀请工作队员洗澡、吃饭,被工作队员们婉言谢绝。工作队副队长张新平说:“工作队宿舍有热水器,文化室有大食堂,洗澡、吃饭都很方便,现在这么忙就别客气了…”。潘存光:“那怎么好意思!改天到家里来,让你嫂子炒几个菜,我们喝一点…”。队员虽然满身尘土和臭汗,但看着那一袋袋玉米,心里充满了成就感,那是久违了的舒畅。二是回应村民诉求,解决群众困难。秋收在即,谢宗海家的20亩打瓜却静静的躺在地里没人收。看到本村微信群里别人家的打瓜都在秋收,封闭在家的村民谢宗海心急如焚。8月15日,实在沉不住气的谢宗海拨通了工作队第一书记张筱梅的电话反映困难。工作队和两委经过研判会决定,由工作队员、村两委和村民组成收割队帮助谢宗海秋收。经过2天的紧张劳动,由6人组成的收割队将谢宗海家的打瓜籽顺利收回,并晾晒在晒场上。谢宗海接到收割完毕的电话后十分感动,对工作队、村两委和村民表示感谢,并表示会安心呆在家里,配合防疫工作。三是主动作为,消除群众后顾之忧。9月15日,树窝子片区村民杨波因开拖拉机操作不当,导致小四轮拖拉机翘头,水箱里的开水将其烫伤并住进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治疗。他一直惦记着收葫芦的事。得知杨波的情况后,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研判会研判,决定组织工作队、村两委、党员和村民帮助杨波家秋收。9月18日,经过紧张的劳动,杨波家的葫芦籽被5人收割小组順利将5吨葫芦籽收回并晾在他家的晒场上。葫芦籽收回后,工作队和片区党支部每天派人查看、翻动、铺盖葫芦籽,直到装袋入库。葫芦籽收回来了,杨波夫妇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杨波妻子程汉梅说:“多亏了工作队和村两委,谢谢组织对我家的帮助,等杨波康复一定登门道谢。”工作队长张筱梅说:“告诉杨波,让他安心治疗,早日康复,家里有难事打电话给我,别忘了”。简单的话语,让这位农家妇女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酸楚”,感激的泪水潸然而下。 

秋收工作不是农民的私事,是党领导下的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它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事关农村振兴、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工作队高瞻远瞩,把视角深入农村社会最深处,解决秋收中遇到的问题,彰显工作队的责任和担当,拉近了与村民之间的距离,架起一座暖心桥。